2005年营口市政府工作报告
——2005年1月28日在营口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市长 赵化明
发布时间:2005年01月28日
信息来源:营口市政府网站
【 字体: 】? 【打印文章】
各位代表:

 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   一、2004年工作的回顾

  2004年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。一年来,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我们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2%;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,增长52.5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(新口径)12.6亿元,增长26.8%;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8元,增长11.1%;农民人均纯收入3868元,增长8.6%。

 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,农村经济全面发展。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,协调发展农村各业。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36.8亿元,增长9%。粮食总产量达到60.5万吨,增长28.6%,订单农业面积75万亩。“两水一牧一菜”等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,水产品产量34.6万吨,增长6.8%,工厂化养殖面积18万平方米,增长1倍;水果总产量46.6万吨,增长20.4%;肉蛋奶总产量21.5万吨,增长19.9%;蔬菜总产量57.6万吨,增长2.1%。41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.3亿元,增长14.1%。10个现代农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.7亿元,吸纳劳动力1.5万人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.6万亩,新修和加固河道堤防176公里。完成人工造林9万亩,植树2601万株。实施人工增雨12次,增加生态降水1亿多立方米。

  加速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,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。继续坚持“工业强市”思路,通过改革、改组、改造,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。全年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170.1亿元,增长30.6%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1.4亿元,增长40.7%;实现利税30.5亿元,增长19.9%。充分依托现有工业基础,大力发展冶金、石化、建材等产业,加速了我市工业由以轻纺为主向重化工与轻纺并重转变,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到31.7 ∶68.3。实施企业改革和资产盘活项目65个,分流富余人员1.7万人,盘活存量资产4.9亿元。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3.9亿元,增长66.1%;净增规模企业200户。全年开发新产品671种,实现新产品产值40.2亿元。10个工业园区投资总额达到37.3亿元,增长1.3倍;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25.5亿元;实现利税13.4亿元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,实现增加值198亿元,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2.2%;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达到813户,占总数的90%,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达到42户。

  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,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。稳步提升传统服务业,加快发展新兴第三产业,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。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11.4亿元,增长12.7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.4亿元,增长14.5%。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5.8亿元,增长13.4%;保险费总收入7.5亿元,增长8.7%;旅游总收入13.2亿元,增长15.8%。

  深入开展“招商引资年”活动,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。坚持“引进来”、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不断加大外引内联力度。全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6家,合同外资额7.5亿美元,增长58%;外商直接投资3.3亿美元,增长34%;引进内资71.3亿元。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45项。大项目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,鞍钢的500万吨钢、华能电厂二期工程、五矿中板二期改造工程、嘉晨集团焦化和伊斯帕特镀锌板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。对外贸易不断扩大,进出口总额达到11.8亿美元,增长33%,其中出口7.7亿美元,增长26.9%;境外劳务输出2900人,增长28%。先导区带动作用突出,开发区实现外商直接投资9546万美元,增长46.5%;出口创汇3.5亿美元,增长24.4%。高新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.2亿元,进区企业156户,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.2亿元,增长3.1倍。港口建设步伐加快,20万吨级矿石码头、成品油及液体化工码头等工程顺利完工。实现港口吞吐量5977万吨,增长49.1%;集装箱运量58.3万标箱,增长45%。

  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,城乡面貌明显改观。积极推进城市经营,依法规范土地和矿业市场秩序,全年出让土地使用权41宗、138.8万平方米,获取出让金4.17亿元;出让矿山探矿、采矿权70宗,获取出让价款5779万元。城市开发改造保持旺盛势头,全年商品房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,改造棚户区50万平方米,房产交易额103亿元,我市荣获全国房地产交易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。社区建设力度加大,投资2282万元,新建、扩建社区办公楼35处。建设农村公路网600公里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。年初确定为市民办的20件实事已完成16件,滨海大道建设等4项跨年度工程正按计划推进。改善小街小巷环境,集中整治市容市貌,城市美化、绿化、亮化、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,“绿叶杯”竞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。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,大气质量基本稳定在二级标准。

  以增收节支为主线,财政金融状况有所改善。坚持依法理财,依法治税,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5.1亿元,增长21.3%。全口径税收32.8亿元,增长21.3%。一般预算支出30.2亿元,增长22.3%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8亿元,增长17.8%;各项贷款余额308亿元,增长12.3%;不良贷款率比年初降低4.8个百分点。争取国债资金及配套贷款4.5亿元,使46个项目得以顺利实施。我市被国家开发银行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中小企业贷款试点城市,共引进开行及外埠银行贷款10.5亿元。积极化解金融风险,顺利完成了财政证券公司兑付和辽宁证券营口分公司托管经营,收购个人债权近10亿元;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,提前完成了增资扩股任务。

  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,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积极构筑城乡统筹的就业格局,全年新增就业7.9万人,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.5%。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.6万人,就业率达到60%以上。安置大龄特困人员就业5900人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去年净增5.6万人,参保人员总数达到30.7万人,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25.5%降至20%;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员3.2万人,参保人数达到27.5万人。充分发挥最低生活保障作用,累计为7万名城镇困难居民发放低保金7754万元,为1.4万名农村困难居民发放低保金517万元。政府出资1.7亿元,安置动迁户4123户;政府承债5878万元,解决了2.4万名破产、改制和特困企业退休职工进医保问题。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,筹集扶贫帮困款物2000万元,救助城乡特困群众5.8万户次。投入资金500万元,完成农村特困户建房175户。

  加快“科教兴市”步伐,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,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03项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3.1亿元,增长28.9%。镁质非金属材料项目被列入“十五”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,镁质材料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0.3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1.9%。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11项、新品种41个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,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,加快了“双高普九”进程。中、高职专招生分别增长18.2%和4.5%,就业、升学率达90%以上。改造农村中小学校48所,消灭危房3.2万平方米,70%的农村初中进入省标准化学校行列。投资2.5亿元完成了高中学校布局调整,又有2所高中进入省示范性高中行列。广泛开展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,丰富和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。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,取缔音像制品无证经营场所53家,停业整顿网吧59家。广电事业不断发展,政府投资解决了盖州东部山区30多万群众看不到营口电视节目问题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,疾病预防控制、妇幼保健、卫生执法监督等项工作扎实开展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新局面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‰以内。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,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 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,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、科学化水平。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、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,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6件、政协提案219件,办复率100%,满意率达到95%以上。建立了市长与人大代表“直通车”制度,共收到代表建议31件,做到100%批复,吸收采纳24件。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联系,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。深入开展“四五”普法活动,“法治营口”建设全面启动。以贯彻实施《行政许可法》为契机,积极推进依法行政,全年共废止规范性文件1761件,保留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241项,行政执法大检查和“双清理、一规范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。为了改善投资环境,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,受理各种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投诉案件89件,已办结86件。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,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巩固了省级文明先进市的创建成果。切实加强公安基础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76起,保持了良好的治安环境。继续开展与“法轮功”等邪教组织的斗争。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,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。大力加强廉政勤政建设,机关作风有所改善。人防工作取得新进展,国防教育和民兵、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,双拥成果得到巩固。

  各位代表,过去的一年,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、开发项目最多、增长幅度最高、实现效益最好的一年,地区生产总值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全口径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已提前完成“十五”计划。在这一年里,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诸多的困难,全市上下齐心协力、开拓进取,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。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,是社会各界和驻军、武警官兵及中省直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,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!

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:农业投入不足,农村工业化、产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低,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。工业经济总量小,支撑力强的大项目、大企业少,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。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不高,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规模较小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,财力紧张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。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,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。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,一些部门仍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、工作作风不实、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。对此,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   二、2005年工作的主要任务

  2005年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。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的总体要求,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,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,以环境建设为重点,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和县域经济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加速构建“一个平台、三大基地、五大产业”;坚持以人为本,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,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,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、快速、健康发展,努力构建和谐营口。

  2005年主要奋斗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378亿元,比上年增长18%;固定资产投资210亿元,增长33%;外商直接投资2.4亿美元(新口径),增长37%;外贸出口10亿美元,增长30%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.9亿元,增长20.3%;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8941元,增长10%;农民人均纯收入4180元,增长8.1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.5%以内。

  为实现上述目标,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二个方面工作:

  (一)深入开展“科学发展年”活动,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工作全局

  按照市委提出“科学发展年”的要求,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。

  贯彻“五个统筹”的方针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,实行以城带乡、以工促农,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,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。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,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,缩小城乡差别。坚持统筹区域发展,通过增加投入、政策倾斜等措施,突出县级工业园区和中心城镇建设,支持经济落后市(县)、区和乡镇发展,促进共同繁荣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,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,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,加快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,实现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。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正确处理经济建设、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、环境保护的关系,决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,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速度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,合理开发利用资源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建设节约型社会。坚持统筹域内发展和对外开放,充分利用“两种资金”、“两种资源”和“两个市场”,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推进营口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。

  坚持以人为本,积极构建和谐社会。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,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和义务。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,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把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统一起来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。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

  按照统筹兼顾、突出重点的要求,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,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全力推进结构优化和项目建设,协调发展生产要素,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。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,在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,不断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的同时,壮大工业经济实力,走“工业强市”之路。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,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,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,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,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。正确处理改革、发展和稳定的关系,坚持以改革促改造、促调整、促发展、保稳定,以新思路、新体制、新机制、新方式走出振兴营口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。

  (二)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,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

  坚持产业兴市、工业先行、项目为纲、统筹发展的方针,做大做强工业经济。

 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,构建特色产业区域。以打造“一个平台”、建设“三大基地”、发展“五大产业”为主攻方向,精心培育市场主体,重点发展现代物流、镁质材料、石油化工、新型建材、装备制造、黑色及有色金属、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。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滚动开发、分步实施”的思路,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,着力增强产业聚集、要素集约、环境承载和自我发展能力。全年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、利用外资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、利税增幅均要高于全市平均值15个百分点以上。

  突出重大项目建设,打造骨干企业。加大跑项目、上项目工作力度,以500万吨钢、华能电厂二期工程、200万吨宽厚板、焦化、镀锌板等项目为重点,集中力量抓好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设,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,确保重点项目早日竣工,早日投产,早日见效。

 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,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。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,鼓励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。全年实施科技研发项目60项,推广新技术100项。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,从财政贴息、国债资金、土地利用等方面,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,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,新增产值43.5亿元;开发新产品750种,实现新产品产值50亿元。制定扶持名牌产品发展的政策,引导企业开发和培育名牌,进一步壮大人民大会堂牌卷烟、诺的斯卡牌钢琴等十大名牌产品,努力增加驰名商标数量,扩大知名产品生产规模。

 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,加速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。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,坚持以存量吸引增量、以增量激活存量,盘活国有企业资产。推进和规范企业公司化改造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做好企业上市前的准备工作。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、用工和人事制度改革,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。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,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的市场机制,稳妥推进企业破产和重组,全年实施企业改革和资产盘活项目30项,分流安置职工6000人。强化国有资本管理,努力盘活非生产经营性国有资产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和引导,鼓励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,促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、集团化方向发展。

  (三)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,切实解决“三农”问题

  贯彻“多予、少取、放活”的方针,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,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。

  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发展高效农业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,实行区域化种植、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,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。按照“两水一牧一菜”的思路,优化农业区域布局,重点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,逐步建立畜牧、水产、水果、蔬菜、林蚕五大农产品生产基地。坚持标准化生产,集中搞好资源、品牌和市场整合,大力发展高效农业、精品农业和创汇农业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,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,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。

  全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,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促进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,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。坚持种养加相结合、产供销一条龙、贸工农一体化的原则,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、扩大规模,增强辐射带动能力。全年投资2亿元,新上、续建、改扩建旺发生猪饲养等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。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,进一步完善粮食、蔬菜、水果等10条产业链。全年完成投资2.5亿元,重点抓好西海等10个农业园区建设。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,促进小城镇建设,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。

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提高财政、信贷支农资金比重,积极吸引社会投资,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。以治水治山为重点,搞好蓄水工程建设,全年兴修骨干水利工程30项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.2万亩。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,积极保护山林植被,大力实施荒山造林等工程,完成造林6万亩,植树1600万株。

 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,落实党的惠农政策。认真贯彻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,全面做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。坚持“依法、自愿、有偿”的原则,稳妥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,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方向发展。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,着力化解农村债务,落实各项惠农政策,全部免征农业税,切实减轻农民负担。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,完善四级服务网络。发展行业专业协会等服务型组织,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,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。

  (四)加大外引内联力度,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

  充分发挥沿海开放优势,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,努力扩大外贸出口。

  加快先导区建设,发挥“龙头”和“窗口”的辐射带动作用。开发区要充分发挥港口优势,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、大企业,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,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、新型工业化项目的集聚区和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示范区,全年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确保30%以上。高新区要利用土地储备丰富和靠近主城区的优势,完善技术创新机制,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、新技术应用、重大项目引进、利用外资、出口创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,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50%以上。

  坚持外引内联并重,扩大引进域外资金规模。按照内外并举、以外为主的方针,优化外资结构,拓宽招商领域。在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同时,加强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,吸引南资北移。以产权招商为重点,认真组织好国内外重大招商活动,创新招商方式,提高招商引资效率。强化招商基础工作,建立重大项目储备中心,搞好项目的筛选和包装,全年推出重点项目500项。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管理、考核和激励机制,强化跟踪服务,形成上下联动、全民招商的局面。

 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,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。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扶持,确保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落实到位。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外贸资金、出口奖励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,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,扩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、竞争力强的出口产品规模。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商品交易会、博览会,大力开拓出口市场。认真组织好相关企业的反倾销应对,有效化解国际贸易摩擦。继续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跨国投资、国际工程承包,发展对外合作和劳务输出。

  (五)加快亿吨大港建设,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和沿海经济

  继续实施“以港兴市”战略,举全市之力支持港口发展,加速打造港口经济平台。

  进一步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,全面提升港口功能。加大港口基础设施的投入,全年确保完成投资30亿元,集中力量抓好鲅鱼圈港区四期和深水航道、疏港公路、疏港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,争取开辟仙人岛港区,全面提升港口保税、物流和期货交割功能。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,千方百计吸引外资、民资及信贷资金加快港口发展。积极参与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,支持发展水运事业,争取开拓新的集装箱外贸航线。抓好营口港至韩国仁川的客货班轮运营,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。继续实施“大通关”工程,不断改善港口的管理与服务,提高集疏运能力。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7500万吨,集装箱运量80万标箱。

  充分依托港口优势,大力发展临港产业。按照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的原则,研究制订土地使用、经营管理等相关政策,充分发挥港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,加快发展以石化、冶金、建材、装备制造、修造船及船舶配套、矿产品加工、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临港工业。

  加大对港口的支持力度,实现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。继续加大对港口发展的政策支持,在生产要素配置上向港口倾斜,积极探索国有资本向港口建设积聚的有效途径。加快实施滨海大道工程,大力开发沿海经济带。以港口为龙头,统筹规划和建设,促进新老城区共同发展。

  (六)提升传统第三产业,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

  按照优化结构、提升水平的原则,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,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。

 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,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。加快中国北方五金商贸城、营口华夏石材陶瓷城扩建等工程建设,培育一批联合经营的龙头企业。统筹规划和建设农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,发展产销直挂、配送经营、网上交易等营销形式。积极发展以原材料及商品批发配送、运输和仓储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,加快物流基地建设。

  繁荣发展服务业,努力搞活商品流通。编制商业发展总体规划,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,促进服务业发展。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,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社区服务业,实现传统商业形式与新兴业态的有机结合。

  全方位开拓旅游市场,加快旅游业发展。编制旅游业总体规划,充分挖掘整合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,开发旅游产品,扩大对外宣传,调动社会力量搞好旅游资源开发。继续办好望儿山母亲节等活动,抓好开发区月亮湖公园等重要景点建设,不断拓展旅游服务领域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.5亿元,增长10.2%。

  (七)强化城乡规划、建设和管理,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

  坚持市场化运作,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,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。

  实施高起点规划和高效能管理,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。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,不断完善城市主要区片、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乡镇的规划编制,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。开发区要突出海滨城市特色,高起点做好城市扩张规划。对新上各类项目都要做好土地评审、环境评价、安全评价等前期工作。强化规划审批,加大监督力度,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加强房地产开发后续管理和住宅区物业管理,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,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。着力解决违章建筑、车辆占道、侵占绿地、垃圾治理等问题,建立城市公共管理的长效机制。

 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。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,全年集中力量办好15件实事:(1)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4条、66公里;(2)改造60万平方米棚户区;(3)新建青花大街,扩建金牛山大街;(4)新建8处健身文化广场;(5)兴建10处社区办公用房,改造7个城市住宅小区;(6)改造和维修市区小街小巷道路6万平方米;(7)新建中水回用设施;(8)完善城市环卫设施系统,新建和维修公厕110座;(9)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;(10)改造19所农村乡镇卫生院;(11)改造20所农村中小学校;(12)易地建设市第二高中,新建市辽南育才学校;(13)扩建西炮台遗址公园;(14)新建市档案馆、图书馆和科技馆;(15)新建市国防教育基地。同时,要抓好市中心医院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跨年度实事工程建设,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。

  以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为目标,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。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,全年市区植树10万株,新增公共绿地20公顷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.8平方米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.8%。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,搞好集中供热,有效治理水源、粉尘和噪声污染,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。

  以城市资产经营为重点,多渠道筹措城乡建设资金。按照政府调控、市场运作、依法管理的原则,进一步规范土地一级市场,完善土地招标、拍卖、挂牌和收购储备制度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,继续推行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有偿、有序出让。积极探索供水、供暖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城市资产的出让与合作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和公用事业改革,放开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城建项目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经营。争取和用好国家开行等金融机构贷款,力争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债和各类基金项目计划。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,努力改善城乡环境和人居条件。

  (八)改善财政管理与金融服务,确保财政金融平稳运行

 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,继续深化财税、金融体制改革,增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。

  进一步抓好财源建设,整合政府财力资源。采取财政贴息、政府资产抵押、国债转贷等多种政策手段,促进支柱产业、骨干企业、重大项目的快速发展,培育和壮大新兴财源。坚持依法治税,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,引导诚信纳税,打击偷、逃、抗、骗税行为。整合各类专项资金、非税收入、政府经营性资产、非经营性资产和政府资源性资产,合理配置财政资源,增加政府可控财力。

 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提高理财用财水平。深化部门预算和“收支两条线”改革,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,保证财政资金安全、规范、高效运行。推进政府债务预算管理,建立偿债基金,增强化解财政风险能力。严肃财经纪律,规范政府采购行为,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。按照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,严格执行收支预算,合理界定财政供养范围,集中财力保证重点支出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,从严控制会议费、招待费、旅差费等一般性经费支出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

 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,确保金融事业健康发展。强化社会信用意识,建设公共信用平台,逐步形成以政府信用为主导、企业信用为重点、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。加强对审计、评估等中介机构的整顿,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和金融欺诈行为,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持、产权为基础、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。加大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工作力度,保证不良贷款率下降3个百分点。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,促进农村信用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。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,加强政府和社会多元出资的担保体系建设,增强信贷资金投放能力。

  (九)加快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

  以扩大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为重点,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,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

  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举,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。继续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、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,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,全年新增就业5万人。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,建立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体系,降低申办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门槛,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条件。继续搞好就业援助活动,重点安置“4050”等就业困难群体。加强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,扩大就业服务网络覆盖范围。大力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及中介服务,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紧密联系、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培训机制。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,通过开辟″三农″服务专栏等方式,加强对农民的再教育,突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职业介绍,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。

  以扩面提率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继续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险扩面联动机制,严厉制裁各种拒保行为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,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。加大保费征缴力度,养老保险费收缴率达到85%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清率、上解率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100%。加强失业人员管理,确保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。逐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重点解决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,增强医疗保障能力。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切实加强动态管理,努力实现应保尽保。积极发展商业保险,促进社会保障多元化。

  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,认真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。完善扶贫帮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,积极开展临时捐赠和社会救助活动,把社会救助纳入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轨道。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,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。更加关注民生,深入了解群众疾苦,依法维护群众权益。认真解决动迁回迁、供水供暖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,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。

  (十)协调发展科技、教育等项社会事业,实现社会全面进步

  加大社会事业改革和投入力度,逐步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。

  深入实施“科教兴市”战略,走“人才强市”之路。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,积极搞好企校协作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完善以市(县)、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,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,强力推进“双高普九”规划的实施。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,鼓励社会力量办学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紧紧抓住培养、吸引、用好人才三个环节,加强人才资源开发,着重培养一批高素质科技、管理人才和技能型实用人才,形成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劳动、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。加强人才市场建设,促进人才合理流动。

  抓好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项工作,协调发展社会事业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。加大“扫黄打非”力度,强化音像场所和网吧管理,繁荣和净化文化市场。积极推进广电事业发展,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编播质量和收视率。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,优化卫生资源配置,提高医疗水平。稳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,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、疾病预防控制、医疗救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。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,确保群众饮食健康。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,稳定低生育水平,控制性别比例,提高人口素质,全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6.15‰和1.76‰以内。加强体育设施建设,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,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。

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提高社会文明程度。积极倡导全民学习、终身学习,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。围绕打造“诚信和谐、务实创新”的城市精神,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争创全国文明城市。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,在全社会形成高尚的基本道德规范。

  (十一)加强民主法制建设,推进依法治市进程

 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,完善社会主义法制,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。

  充分发扬民主,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。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、决定,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坚持民主决策,实行听证制度,广纳民言,集中民意,体现民志,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。推行政务公开、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,增强工作透明度。加强同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的联系,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。重视并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,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,做到充分尊重群众、充分依靠群众。

 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,努力建设法治政府。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》,制订依法行政五年规划。继续开展“四五”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宣传活动,在全社会形成学法、知法、守法的良好氛围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、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,强化行政执法监督,维护公平和正义。

 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,保持社会稳定。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,畅通信访渠道,妥善解决各类矛盾。强化公安基础建设,充分发挥武装警察部队的职能作用,积极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,保持对各种犯罪的高压态势。严厉打击“法轮功”等邪教组织活动,做好国家安全工作。依法强化国防教育、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,进一步密切军政、军民关系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,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。

  (十二)加快政府职能转变,建设为民、务实、清廉的服务型政府

 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努力提高行政效能,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。

 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,切实履行各项职责。坚持科学、民主、依法执政,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,找准政府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,解决好事关改革、发展、稳定的重大问题。提高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水平,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确保政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。

  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切实做到勤政为民。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健全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,体察民情、珍惜民力、排解民忧,把改革的力度、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把满足人的需求与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,多做雪中送炭之事,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。

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,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。着力解决政府职责和管理“错位”问题,切实履行经济调节、市场监管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,逐步建立运转协调、服务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进一步下放市级管理权限,扩大市(县)、区经济社会管理自主权。加强软环境建设,努力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、公正规范的法制环境和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
 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,努力提高行政效能。改变会风和文风,减少迎来送往和事务性应酬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,做到摸实情、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,力戒浮躁、浮浅、浮夸。加大督查、督办力度,搞好跟踪推进,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,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风气。强化行政效能监察,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。

 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,树立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。发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认真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。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,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的行政行为,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。继续治理“三乱”行为,坚决纠正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。

  各位代表,2005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。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,开拓进取,真抓实干,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,早日实现营口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!
责任编辑:
版权所有:足彩胜负14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:足彩胜负14场人民政府办公厅
地址:足彩胜负14场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邮编:110032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:mhwz@ln.gov.cn

微信公众号

政务微博